2025届高三总复习·名师原创模拟(三)历史答案
2025届高三总复习·名师原创模拟(三)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名师中考2024历史答案
2、2023-2024名师原创16套高考提分卷历史答案
3、名师卷2024高三综合
4、2023-2024名师原创答案网址高三
5、2024年名师原创模拟
6、2023-2024名校名师高考模拟
7、2023-2024名师中考历史答案
8、2023-2024名师名题单元双测卷答案历史高二
9、2023-2024名师测控历史
10、2023-2024高中名师原创能力提升卷历史b卷
岭南与赣地、中原地区进入了一个全方位的交流时期。一摘编自陈怀宇《古代大庚岭地区道路交通研究》材料二唐开元四年,广东韶关人张九龄主持重修梅关古道,历时约两年完成。古道开通后,政府指定其为官方驿道,用于传递公文、运输物资、调动军队等。南方诸国贡物、域外及岭南物产沿此道北运,“商贾如云,货物如雨”。北宋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扩大开放海外贸易,货物运输越来越多。宋代以后,南迁移民增多,对岭南开发贡献较大,文人墨客络绎于道,促进了沿途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摘编自詹瑞祥《梅关古道沿革考》材料三清政府实行海禁后,广州成为唯一的通商口岸,梅关古道更趋繁忙。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海运发展及粤汉铁路的修通,梅岭的货运量逐渐减少。1922年5月,孙中山在韶关誓师北伐,北伐军经此攻入江西,而后国民政府经此迁到汉口。1934年陈毅从中央苏区突围后,以梅岭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并在此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写下了《梅岭三章》等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一摘编自杨志刚《文化线路视野中梅关古道的历史演变及其保护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梅岭道开辟的原因,并概括梅关古道的作用。(2)指出材料三中梅关古道功能的变化,并简述其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东南部人口高度密集,西北部人口特别稀少,这是我国人口地域分布最突出的特点笔者早在1935年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采用了瑷珲一腾冲线(注:即胡焕庸线),充分揭示了这一人口地域分布差异。那时瑷珲一腾冲线东南侧,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36%,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6%:该线西北侧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64%,人口仅占全国的4%。此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分布的这种大势一直没有大的变动。1982年人口普查时,该线东南包括台湾省在内总面积411.7万公里,占全国面积的42.9%:人口为9713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4.4%:该线西北的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5.6%,面积却占全国的57.1%.一摘编自胡焕庸《中国人口地域分布》材料二“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经济总量分布比例和城镇化率年份项目1990200020102014东南93.7893.6093.4793.43常住人口占比半壁(%)西北6.226.406.536.57半壁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