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普通高中沅澧共同体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

常德市普通高中沅澧共同体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常德沅澧中学
    2、2023-2024常德沅澧快速干线最新消息
    3、2023-2024常德市沅澧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4、2023-2024常德沅澧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5、2023-2024湖南沅澧中学
    6、2023-2024常德市沅郡中学
    7、2023-2024常德沅澧快线4号大道最新消息
    8、2023-2024常德沅郡学校中考升学率
    9、2023-2024常德沅郡实验中学
    10、2023-2024常德沅郡实验学校排名
1/8高一年级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至五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和欧洲(或日本)的中世纪封建社会结构相比,中国漫长的朝代期有一个显著特色:文人士大夫阶层逐浙嘱起成为社会结构的统治阶层,到了明清,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分层已经确立。促成这一现象的就是科举制度的逐步推广。科举制度从隋唐兴起一直延续至晚清,到1905年才被废弃。科举制有其民主的一面,可以说本质上是一个民主的体制:以教育为中心,不讲血缘、身份和背景,凭自己的努力和资质便可改变自己的人生,进入社会的精英统治阶层。科举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全方位的巨大的影响,但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使中国的政制建基于世俗的文治。由科举产生的士大夫文官体系有两个作用:一方面,皇帝作为所有考生的终极考官,可以揽尽“天下英才”为皇家服务;另一方面,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受到一个庞大的以宰相为首的官僚体系的遏制。当然,说科举制本质上是“民主”的体制,话似乎说得满了一点。比如女性从来都不包括在内,虽然到明清时期已经有大量受过教育的女性,中国历史上也出过好几位女皇,比如武则天,她对科举制的推动和发展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总体来讲,就统治阶层的构成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历史进步:以血缘为本的贵族逐渐被以才学能力为准的学者代替。早在汉武帝时,在董仲舒等汉儒的推荐下,朝廷便设有太学,推广儒学,并采取考试方式招纳人才。但在汉代,入仕主要还是要靠贵族阶层人士的推举。到了隋朝才正式确立科举制,明确规定以此方式招揽天下英才入仕。隋短命,但该制度在唐朝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到了宋代,科举制已经非常成熟,及至明清而鼎盛。一路下来,科举制在中国文化和政治生活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普天下读书人经过层层筛选,每隔几年便从帝国各个角落赴京会试,这成为中国文化特有的景观。从此,中国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精英文化,其生产者是受过教育的读书人,而他们从小到大受的教育主要就是为了科举考试。不是考一次,而是从地方到省级到全国性的一系列考试。考生十来岁就可以参加乡镇级的考试,通过后被称为“秀才”。秀才还不够格做官,但可以继续参加省级的考试。即使没通过省级考试,秀才也属于地方上的绅士阶层,不用服劳役,并可以参与乡村的治理。另外,很多秀才以教书为业,辅导儿童。通过省级考试的被称为“举人”,举人可以在地方和省级加入仕的行列,也可以继续参加全国性的“会考”。会考又分两个阶段,全国各路考生汇聚京城,参加统一考试,通过这次考试的考生还要继续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大部分情况由皇帝指定的代表主持)。考完后,所有考生都被赋予“进士”头衔,再按成绩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其中一等前三名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24-506A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