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八模]2024届高三模拟测试卷(四)4语文(J)答案

[黄冈八模]2024届高三模拟测试卷(四)4语文(J)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黄冈八模四
    2、黄冈八模2024高三试卷数学四
    3、黄冈八模2024测试卷四
    4、黄冈八模2024文综四
    5、黄冈八模2024高三试卷语文
    6、黄冈八模2024高三语文
    7、黄冈八模2024语文四
    8、2024黄冈八模卷四
    9、黄冈八模2024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爸爸一开始极力反对赶火车,后来又加入进来,并细心地关照我们,这一前后不同的表现暗示了生活的压力,突显出深沉的父爱。B.穿深蓝制服的人告诉我们已错过那趟火车,而我们仍心存希冀在站台上东张西望,表明我们内心对费尽周折仍错过火车这件事的不甘。C.妈妈总是在努力地做一些她认为对我们好的事,却又费力不讨好,得不到我们的认可,比如这次赶火车但最终没赶上的经历,因此我很同情她。D.赶火车过程中,“我”的心情从紧张期待到害怕,到激动,到失望,再到满足,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也解释了“难过的情绪转瞬间就消失了”的原因。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的主要叙述者是一个小孩子,孩童的口吻透露出冷静与懂事,这有利于形成文章温暖而有力量的表达风格。B.“此时的空气和时间都像是凝固的冰粉”这一表述化抽象为具体,既符合了“我”作为孩童的认知,又是对“我”当时真实感受的生动再现。C.本文多次出现“晚上十二点半”等时间词,串联起了赶火车的过程,凸显了赶火车的不易和我们对赶上火车的期待。D.本文通过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让作品中“我”的形象丰满立体,真实细腻,具有打动读者的力量。8.文章第⑤段为什么要写“我”小时候经历害怕的内容?(4分)9.作者以五人定格在站台上的瞬间为结尾,颇有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鲍焦衣弊肤见,挈畚持蔬,遇子贡于道。子贡曰:“吾子何以至于此也?”鲍焦曰:“天下之遗德教者众矣,吾何以不至于此也!吾闻之,世不己知而行之不已者,爽行也:上不己用而千之不止者,毁廉也。行爽廉毁,然且弗舍,惑于利者也。”子贡曰:“吾闻之,非其世者不生其利,污其君者不履其土。非其世而持其蔬,《诗》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此谁有之哉?”鲍焦曰:“于戏!吾闻贤者重进而轻退,廉者易愧而轻死。”于是弃其蔬而立槁于洛水之上。君子闻之,曰:“廉夫!刚哉!夫山锐则不高,水径则不深,行赚者德不厚,志与天地拟者,其为人不祥。鲍焦可谓不祥矣!其节度浅深,适至于是矣!”《诗》云:“亦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选自《韩诗外传·卷一》,有删减)材料二:盗跖曰:“世之所谓贤士,伯夷叔齐。伯夷叔齐辞孤竹之君而饿死于首阳之山,骨肉不葬。鲍焦饰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六子者,无异于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皆离名轻死,不念本养寿命者也。…丘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亟去走归,无复言之!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芒然无见,色若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归到鲁东门外,适遇柳下季。柳下季曰:“今者阙然数日不见,车马有行色,得无往见跖邪?”高三语文试题卷第5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