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A.理性主义往往具有不确定性B.公共意志容易被滥用或误用C.民众意愿违背社会发展趋势D.“人民主权论”有一定局限性20.马铃薯传人欧洲之初,并不受人们的欢迎。在拿破仑战争时期,马铃薯成为欧洲的粮食储备,到1815年它已成为整个北欧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那时工业革命正在改变着英国的农村社会,使数百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新的城市环境中,马铃薯成为首个现代“便利食品”。据此可知,马铃薯的推广()A.得益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印证了物种交流的双重影响C.保障了欧洲人口的持续增长D.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1.《国联盟约》规定,“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法之规定,以为今后各国政府间行为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彼此关系中维持正义并恪遵条约上之一切义务”。这一规定A.确保了战后国际秩序的稳定B.确立和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C.有利于制约侵略战争的发动D.践行了“大国一致”的国际原则22.新经济政策推行之初,布尔什维克党内部分人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为了应对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暂时”策略,新经济政策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一俟世界革命之火燃起,所有的商品贸易、货币都得取消。据此可知,这部分人士()A.缺乏对苏俄国情的正确判断B.夸大了苏俄资本主义经济的成分C,认识到了十月革命的影响力D.认清了苏俄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23.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始终坚持认为,倘若人民违背了“非暴力”原则,他宁肯停止运动,也要保持“非暴力”的纯洁性。他说:“我对他们(指使用暴力者)要比对欧文勋爵(1926一1931年任印度总督)的统治和迫害更害怕。”这主要表明甘地()A.认识到了印度和英国的实力差距B.在对英斗争中坚持民族自决原则C.违背了人民要求彻底反帝的愿望D.坚持使用和手段作为斗争武器24.下图为漫画家方成于1954年创作的《美国式伪装》。该漫画揭示了当时()东南亚注:杜勒斯为时任美国国务卿。历史试题第5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