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高三24·G3AB·语文-必考-QG 语文1-3答案
2024年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高三24·G3AB·语文-必考-QG 语文1-3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人十到头终强项②,欲将衣钵付吾儿。【注】①子聿:陆游最小的儿子。②强项:刚强,不肯低头。比喻刚直不屈。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描写自己身处低矮的茅屋,已经惯忍饥挨饿的生活。B.诗人告诫儿子真正的求学要专心致志,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C.诗人认为那些被庸俗者喜爱的诗歌算不上真正的好诗歌。D.诗人认为自己愧对先人,但死后见到先人还是有理由可说。16.诗人想将哪些“衣钵”交付给儿子?请结合本诗和《书愤加以概括。(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一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一句则运用比喻手法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已的家庭情况,通过“”两句我们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3)古诗鉴赏课上,王老师指出我国古代诗人对“空”字极为青睐,创作出大量使用“空”字的诗句,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再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3岁的时侯,①我们每天也许要问100个问题,②用蜡笔把草涂成紫色,把头发涂成绿色,③把厨房里的糖罐头做成宇宙飞船,④那时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夜晚的星空,深邃无边,⑤思考世界的方式也龙飞风舞,⑥未曾被定式化。⑦但年龄的增长,⑧社会经验和生活常识带给我们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被称作惯性思维。⑨惯性思维规整且清晰,⑩让我们以一种高效但可预见的方式感知世界。而常规思维则需要运用被检验过的可靠预期结果来处理新信息并做出推论,这些预期或假设称为认知框架。①,全方位地影响着我们的所见所想。我们待在认知框架里,以为能拥有充足的安全感,却浑然不知自己已被困在认知框架里。但认知框架是会改变的,因此我们要主动打破框架,拓宽视野,跳出思维的泥潭。打破认知框架的具体办法是什么呢?第一,②,有意识地去打玻它。第二,考虑当前认知框架的结果一如果保持当前的认知框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会不会造成更多的伤害?第三,设计一个新的认知框架。第四,思考新的认知框架的利弊。【高二年级期末联考·语文第7页(共8页)】232824D
本文标签: